作者归档:caspian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nginx windows安装、使用和配置开机启动

一、nginx windows安装、使用

1.1、下载,解压 nginx

下载地址: http://nginx.org/en/download.html
我下载的是 nginx-1.15.4

D:\develop_tools\nginx 目录下将 nginx-1.15.4.zip解压到完整路径 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\, 如图所示: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1.2、启动nginx

启动nginx有两种方式:

  • 双击启动
  • cmd 命令启动

1.2.1、双击启动 (不推荐)

直接双击 nginx.exe ,双击后一个黑色的弹窗一闪而过 。 这样就是启动成功了。

1.2.2、cmd命令启动(推荐)

用 管理员权限 打开cmd,切换到nginx解压目录下,输入命令 start nginx.exe 或者 nginx.exe ,回车后会出现一个黑色的弹窗一闪而过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>cd 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
C:\Users\Administrator>d:
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>start nginx.exe
123

1.3、验证

访问 http://localhost/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注:截图中的1.54 是我修改 index.html 添加的,默认是没有。

二 、配置开机启动

上面的配置nginx后,在电脑关机后再重启时,nginx 就会停止。
如果想要每次windows 开机后,nginx都处于运行状态,请看下面的操作配置。

2.1、下载 WinSW

下载地址: https://github.com/kohsuke/winsw/releases

我选择的是 winsw-v2.1.2 , 它有两个版本:

WinSW.NET2.exe (适用于32位系统)

WinSW.NET4.exe (适用于64位系统。我下载这个版本)

2.2、配置步骤

1)解压(略)。

2)将 WinSW.NET4.exe 复制到 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\ 目录中,修改文件名称为 nginxservice.exe 。

3)在 nginxservice.exe 同目录中,新建一个空的 nginxservice.xml 文件(名字要与nginxservice.exe 名字前缀保持一致,但后缀是xml) ,nginxservice.xml 的内容:

<service>
	<id>nginx</id>
	<name>nginx</name>
	<description>nginx</description>
	<logpath>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</logpath>
	<logmode>roll</logmode>
	<depend></depend>
	<executable>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\nginx.exe</executable>
	<stopexecutable>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\nginx.exe -s stop</stopexecutable>
</service>
12345678910

我的nginx 所在的目录是 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 ,如果你的安装目录与我的不相同,要修改 <logpath> 、 <executable> 、 <stopexecutable> 这3处对应的值。

配置完成后的目录情况如下: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nginxservice.exenginxservice.xml 是上面步骤 复制和创建 的文件。

4)用 管理员权限 打开 cmd ,进入 D:\develop_tools\nginx\nginx-1.15.4 目录下,执行安装命令: nginxservice.exe install 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5)桌面 –> 此电脑(我的电脑)—> 右键,选择 管理 –> 服务和应用程序 –> 服务,找到 nginx 服务,右键 选择 启动服务 。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2.3、验证

三、nginx常用的基本命令

start nginx.exe       ## 启动服务
nginx.exe -s stop	  ## 快速停止服务
nginx.exe -s quit	  ## 优雅的 停止服务

nginx.exe -s reload	  ## 重新加载 配置文件,这命令可以不用停止nginx
nginx.exe -s reopen	  ## 重新打开日志文件

nginx window下的静态文件服务器

#nginx window下的静态文件服务器 
  location /file/ {
            alias   D:/upload/test/; #换成你的本地磁盘位置
            index   autoindex on;
        }

CloudFlare (CF) Spectrum服务初步使用体验|教程|SSH及MineCraft代理

前言

Spectrum是CloudFlare最近推出的新业务,官方的宣传标语是“SPECTRUM — 比常规的Cloudflare多了65,533个端口,为所有应用提供 DDoS保护!”

Cloudflare Spectrum为全协议反代加速服务,可以为任意 TCP/UDP 应用提供安全防护与加速。普通付费用户仅支持常见应用协议(SSH 、Minecraft,5G免费流量),企业版支持全协议(SSH 、Minecraft、RDP,10G免费流量)。

要注意的是云筏科技30元/年的Plesk Pro也可以用这个功能!超级划算啊!买买买!
https://www.cloudraft.cn/aff.php?aff=217&gid=19

另外开启Railgun及WAF等教程可以看这里:
 CloudFlare (CF) CDN开通伪Biz服务 Railgun|WAF|30PageRules|Pollish|Mirage

文章目录[隐藏] 声明 实现步骤 功能介绍 声明 说是biz,其实是阉割版的,功能(具体介绍看后面): Railgun 30条 PageRules CloudFlare WAF 定制错误页 Polish Mirage 实时流量分析 这种利用bug的方案不知道能有效多久,反正大家且撸且珍惜。 实现步骤 1. 先加个愿意给Railgun服务的CF Partner,接入域名,如果已经接入的要删除后再接入 例如云筏科技提供的免费CF Partner接入服务:https://cf.cloudraft.cn 2. 找CFP管理员要来railgun的token,部署railgun服务(保留好token,以后自己可以换服务器部署,不会失效) 安装方法看这里:https://www.cloudflare.com/docs/railgun/installation.html 3. 让CFP管理员给这个域名分配自己的railgun服务 4. 去CloudFlare官网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成功后是会在CF的后台看到这样的界面,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,测试一下 5. 去CloudFlare官网删掉这个域名 6. 去有开通CF ServerShield Plus服务的Plesk,添加域名,开启服务 例如: https://www.cloudraft.cn/aff.php?aff=217&gid=19 终身8折优惠码59UQLYE9M0 购买后根据图文教程操作即可:https://doc.cloudraft.cn/products/cdn/cloudflare/quickstart 大功告成!去CloudFlare看看有没有生效吧~ 功能介绍 Railgun 这个功能是Biz以上才有的哟! 当内容快速变化或个性化时,其无法通过传统方式缓存,并且请求必须发送到源服务器进行处理。远离源服务器的访问者在更大程度上会受这些延迟的影响。 Railgun 通过压缩和 WAN 网络优化 Cloudflare 数据中心与源服务器之间的通信,来加速和保护动态内容的传递,从而加快无法直接从 Cloudflare 缓存提供的请求。 Railgun 通过以下方式缩短页面加载时间: […]

使用Spectrum加速SSH教程(拯救IPv6小鸡)

首先确保自己的域名已经是Pro及以上版本(官网购买),或者是Plesk Pro(云筏30元/年款)
然后在CloudFlare官网打开域名的Spectrum页面,点击开启Spectrum服务
开启后即可看到下图的内容:

选择Create,然后选择SSH并点击Continue:

输入自己要设置的子域名,例如我这里是: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
然后输入要加速/保护的小机IP,可以是IPv4也可以是IPv6,我这里填的是我的云筏NAT小鸡(IPv6独享)【点击直达 1TB的大盘鸡哟

保存后即开启成功!
启用域名后,所有的端口(1~65535)的SSH连接都可以使用这个域名进行转发/代理。
买Plesk Pro白嫖的套餐并不行,貌似要企业版…

使用体验

独立的IPv4+IPv6?

经过查询,发现全球的解析地址都一样,而且并是Anycast IP,有趣的是所有的端口都可以使用难道是独享的?

jason@Jasons-MacBook-Pro ~ % dig 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 ; <<>> DiG 9.10.6 <<>> 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;; global options: +cmd;; Got answer:;; ->>HEADER<<- opcode: QUERY, status: NOERROR, id: 24490;; flags: qr rd ra; QUERY: 1, ANSWER: 2, AUTHORITY: 0, ADDITIONAL: 1 ;; OPT PSEUDOSECTION:; EDNS: version: 0, flags:; udp: 4096;; QUESTION SECTION:;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.	IN	A ;; ANSWER SECTION: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. 300	IN	CNAME	f3746e25c7514339858774af46c13497.pacloudflare.com.f3746e25c7514339858774af46c13497.pacloudflare.com. 300 IN A 172.65.126.49 ;; Query time: 52 msec;; SERVER: 2a02:1800:100::42:2#53(2a02:1800:100::42:2);; WHEN: Mon May 25 15:16:38 CEST 2020;; MSG SIZE  rcvd: 130

实测一下ssh连接

丝般顺滑,比之前快多了!之前从按下回车键到连上差不多要10秒左右,现在高峰时期5秒左右吧。

jason@Jasons-MacBook-Pro ~ % ssh root@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'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 (2606:4700:70:0:3070:5104:c36b:289)' can't be established.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:tvIf426QM1bWb8yv0KeoejpUWUl8PEYw2Q4qUu6fuk4.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(yes/no/[fingerprint])? yesWarning: Permanently added 'ipv6-nat-ssh.liujason.com,2606:4700:70:0:3070:5104:c36b:289' (ECDSA)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.Last failed login: Mon May 25 20:02:54 CST 2020 from xxxxx on ssh:nottyThere were 8631 failed login attempts since the last successful login.Last login: Wed Jan 29 16:47:04 2020 from xxxxx-bash: warning: setlocale: LC_CTYPE: cannot change locale (UTF-8)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[root@ecs-z3H ~]#

实测用IP直接连接也是一样的没问题:

jason@Jasons-MacBook-Pro ~ % ssh root@172.65.126.49           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'172.65.126.49 (172.65.126.49)' can't be established.ECDSA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:tvIf426QM1bWb8yv0KeoejpUWUl8PEYw2Q4qUu6fuk4.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(yes/no/[fingerprint])? yesWarning: Permanently added '172.65.126.49' (ECDSA)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.Last failed login: Mon May 25 21:25:56 CST 2020 from xxxxx on ssh:nottyThere were 428 failed login attempts since the last successful login.Last login: Mon May 25 20:02:56 2020 from xxxxx-bash: warning: setlocale: LC_CTYPE: cannot change locale (UTF-8)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
流量记录

由于每个月只有5G的流量,所以也就日常用用吧,实测更新是比较及时的。
大概在连上ssh后的3分钟左右看到已经有流量记录了:连接数、入流量、出流量都能显示

SSH代理速度

Mac上有个神器:SSH Proxy,配合SwitchyOmege使用特别方便。
配置好上面的SSH连接信息后开启代理服务:

之后去whatismyip上面看看是否已经生效,可以发现云筏NAT小鸡的IPv4和IPv6都可以查看到了,是Hetzner的机房:

然后随便找个YouTube的视频看看速度:

这时候再去CloudFlare看看实时速率:


centos7上利用ffmpeg中转m3u8节目源

现在IPV6还没有普及,有些在IPV6上的电视资源没法通过家里的网络收看,博士网上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可以用ffmpeg来中转V6网络上的直播资源,下面开始搭建:

在centos7上安装ffmpeg命令:https://www.diannaobos.com/post/708.html

然后在服务器上随便开一个WEB,将下面代码中的路径替换成你自己的WEB目录就可以,节目源也可以替换成自己的,博士测试过m3u8和mp4格式的文件都可以中转播放。Bash

ffmpeg -i "http://iptv.pdsu.edu.cn/hls/natlgeo.m3u8" -c copy -vcodec h264 -f hls -hls_time 2.0 -hls_list_size 5 -hls_wrap 5 /usr/local/caddy/www/aria2/live/ngeo/index.m3u8

上面的iptv是北邮教育网的某个电视频道,执行这个命令后就可以实现通过VPS_IP/live/ngeo/index.m3u8来中转电视直播了,但是首先你的VPS要有可用的IPV6。

同理也可以转换rtmp成为m3u8源Bash

ffmpeg -i rtmp://58.200.131.2:1935/livetv/natlgeo -vcodec h264 -f hls -hls_time 2.0 -hls_list_size 5 -hls_wrap 5 /usr/local/caddy/www/aria2/live/ngeo/index.m3u8

如果出现服务器CPU100%的情况是因为转h264码需要消耗大量性能,只要将-vcodec h264参数删除就可以了。

为了防止程序长时间运行导致中转中断,可以新建一个tv.sh文件

里面放入代码killall -9 ffmpeg或pkill ffmpeg保存

添加一个crontab定时任务00 03 * * * sh /root/tv.sh

这样就可以再每天凌晨3点自动重启ffmpeg

Linux screen命令

Linux screen命令用于多重视窗管理程序。 screen为多重视窗管理程序。此处所谓的视窗,是指一个全屏幕的文字模式画面。通常只有在使用telnet登入主机或是使用老式的终端机时,才有可能用到screen程序。

语法

screen [-AmRvx -ls -wipe][-d <作业名称>][-h <行数>][-r <作业名称>][-s <shell>][-S <作业名称>]
参数说明
  • -A  将所有的视窗都调整为目前终端机的大小。
  • -d<作业名称>  将指定的screen作业离线。
  • -h<行数>  指定视窗的缓冲区行数。
  • -m  即使目前已在作业中的screen作业,仍强制建立新的screen作业。
  • -r<作业名称>  恢复离线的screen作业。
  • -R  先试图恢复离线的作业。若找不到离线的作业,即建立新的screen作业。
  • -s<shell>  指定建立新视窗时,所要执行的shell。
  • -S<作业名称>  指定screen作业的名称。
  • -v  显示版本信息。
  • -x  恢复之前离线的screen作业。
  • -ls或–list  显示目前所有的screen作业。
  • -wipe  检查目前所有的screen作业,并删除已经无法使用的screen作业。

实例

创建 screen 终端
# screen //创建 screen 终端
创建 screen 终端 并执行任务
# screen vi ~/main.c //创建 screen 终端 ,并执行 vi命令
离开 screen 终端
# screen vi ~/main.c //创建 screen 终端 ,并执行 vi命令

#include 

main ()
{

}

"~/mail.c"       0,0-1    

在 screen 终端 下 按下 Ctrl+a d键
重新连接离开的 screen 终端
# screen -ls  //显示已创建的screen终端 
There are screens on:
2433.pts-3.linux    (2013年10月20日 16时48分59秒)    (Detached)
2428.pts-3.linux    (2013年10月20日 16时48分05秒)    (Detached)
2284.pts-3.linux    (2013年10月20日 16时14分55秒)    (Detached)
2276.pts-3.linux    (2013年10月20日 16时13分18秒)    (Detached)
4 Sockets in /var/run/screen/S-root.

# screen -r 2276 //连接 screen_id 为 2276 的 screen终端
常用screen参数 screen -S yourname -> 新建一个叫yourname的session screen -ls -> 列出当前所有的session screen -r yourname -> 回到yourname这个session screen -d yourname -> 远程detach某个session screen -d -r yourname -> 结束当前session并回到yourname这个session 在每个screen session 下,所有命令都以 ctrl+a(C-a) 开始。 C-a ? -> 显示所有键绑定信息 C-a c -> 创建一个新的运行shell的窗口并切换到该窗口 C-a n -> Next,切换到下一个 window  C-a p -> Previous,切换到前一个 window  C-a 0..9 -> 切换到第 0..9 个 window Ctrl+a [Space] -> 由视窗0循序切换到视窗9 C-a C-a -> 在两个最近使用的 window 间切换  C-a x -> 锁住当前的 window,需用用户密码解锁 C-a d -> detach,暂时离开当前session,将目前的 screen session (可能含有多个 windows) 丢到后台执行,并会回到还没进 screen 时的状态,此时在 screen session 里,每个 window 内运行的 process (无论是前台/后台)都在继续执行,即使 logout 也不影响。  C-a z -> 把当前session放到后台执行,用 shell 的 fg 命令则可回去。 C-a w -> 显示所有窗口列表 C-a t -> Time,显示当前时间,和系统的 load  C-a k -> kill window,强行关闭当前的 window C-a [ -> 进入 copy mode,在 copy mode 下可以回滚、搜索、复制就像用使用 vi 一样     C-b Backward,PageUp      C-f Forward,PageDown      H(大写) High,将光标移至左上角      L Low,将光标移至左下角      0 移到行首      $ 行末      w forward one word,以字为单位往前移      b backward one word,以字为单位往后移      Space 第一次按为标记区起点,第二次按为终点      Esc 结束 copy mode  C-a ] -> Paste,把刚刚在 copy mode 选定的内容贴上

在CentOS 7上安装和使用FFmpeg

FFmpeg是用于处理多媒体文件的免费和开放源代码工具集合。它包含一组共享的音频和视频库,例如libavcodec,libavformat和libavutil。使用FFmpeg,您可以在各种视频和音频格式之间转换,设置采样率,捕获流音频/视频和调整视频大小。

本教程将引导您逐步在CentOS 7上安装FFmpeg。

先决条件

为了能够添加新的存储库并在CentOS系统上安装软件包,您必须以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身份登录

在CentOS上安装FFmpeg

FFmpeg在CentOS 7核心存储库中不可用。您可以选择从源代码构建FFmpeg工具,也可以使用Nux Dextop存储库中的yum进行安装。我们将选择第二个选项。

执行以下步骤在CentOS 7上安装FFmpeg:

Nux资料库取决于 EPEL 软件资料库。如果您的系统上未启用EPEL存储库,请通过键入以下内容启用它:

sudo yum install epel-release

Copy

接下来,导入存储库GPG密钥并通过安装rpm软件包来启用Nux存储库

sudo rpm -v --import http://li.nux.ro/download/nux/RPM-GPG-KEY-nux.ro
sudo rpm -Uvh http://li.nux.ro/download/nux/dextop/el7/x86_64/nux-dextop-release-0-5.el7.nux.noarch.rpm

Copy

一旦启用存储库,安装FFmpeg:

sudo yum install ffmpeg ffmpeg-devel

Copy

通过运行ffmpeg -version命令验证FFmpeg安装:

ffmpeg -version

Copy

在撰写本文时,Nux Dextop存储库中可用的FFmpeg的当前版本为2.8.15

ffmpeg version 2.8.15 Copyright (c) 2000-2018 the FFmpeg developers
built with gcc 4.8.5 (GCC) 20150623 (Red Hat 4.8.5-28)
...

Copy

就是这样。 FFmpeg已安装在您的CentOS计算机上。

FFmpeg示例

在本节中,我们将看一些有关如何使用ffmpeg实用程序的基本示例。

基本转换

ffmpeg转换音频和视频文件时,不必指定输入和输出格式。自动检测到输入文件格式,并从文件扩展名中猜测输出格式。

将视频文件从mp4转换为webm:

ffmpeg -i input.mp4 output.webm

Copy

将音频文件从mp3到ogg:

ffmpeg -i input.mp3 output.ogg

Copy

指定编解码器

转换文件时,可以通过-c选项指定要使用的编解码器。编解码器可以是任何受支持的解码器/编码器的名称,也可以是仅复制输入流的特殊值copy

使用libvpx视频编解码器和libvorbis音频编解码器将视频文件从mp4转换为webm:

ffmpeg -i input.mp4 -c:v libvpx -c:a libvorbis output.webm

Copy

将音频文件从mp3转换为使用libopus编解码器编码的ogg。

ffmpeg -i input.mp3 -c:a libopus output.ogg

Copy

结论

您已在CentOS 7上成功安装了FFmpeg。您现在可以访问 FFmpeg官方文档页面,并学习如何使用FFmpeg转换视频和音频文件。

如果您遇到问题或有反馈,请在下面发表评论。

利用scp 远程上传下载文件/文件夹

scp [-1246BCpqrv] [-c cipher] [-F ssh_config] [-i identity_file] [-l limit] [-o ssh_option] [-P port] [-S program] [[user@]host1:]file1 … [[user@]host2:]file2
DESCRIPTION :scp copies files between hosts on a network.  

利用scp传输文件

  1、从服务器下载文件
   

scp username@servername:/path/filename /tmp/local_destination


  例如 把192.168.0.101上的/home/kimi/test.txt的文件下载到 /tmp/local_destination

scp codinglog@192.168.0.101:/home/kimi/test.txt 


   2、上传本地文件到服务器
   

scp /path/local_filename username@servername:/path  

  例如  把本机/var/www/目录下的test.php文件上传到192.168.0.101这台服务器上的/var/www/目录中

scp /var/www/test.php  codinglog@192.168.0.101:/var/www/ 

 
  3、从服务器下载整个目录
       

scp -r username@servername:remote_dir/ /tmp/local_dir 


    例如:

scp -r codinglog@192.168.0.101 /home/kimi/test  /tmp/local_dir


  
  4、上传目录到服务器
       

scp  -r /tmp/local_dir username@servername:remote_dir


      例如 把当前目录下的test目录上传到服务器 的/var/www/ 目录:

 scp -r test      codinglog@192.168.0.101:/var/www/ 

安装deluge

自从发现rutorrent一键搭建脚本以后就很少用其他BT客户端玩PT了,正巧前几天因为rt 0.9.6被某站ban了,解开以后站点要求我换客户端,那就把以前读书时候玩过的deluge拿出来再看看吧,也就有了这个流水账。

脚本装的比较无脑,不太清楚都做了什么。有些bug排查起来也就很难,况且我发现deluge编译也不是很麻烦,就自己编译一下吧,理论上来说Ubuntu和debian都应该能搞的,centos没试过了。

1.安装依赖

为了防止出现编译的时候出现奇奇怪怪的错误,还是先把该装的依赖装了。

apt-get update
apt-get install python unzip python-twisted python-openssl python-setuptools intltool python-xdg python-chardet geoip-database python-libtorrent python-notify python-pygame python-glade2 librsvg2-common xdg-utils python-mako

2.下载官方源码

Deluge 官方安装包地址:http://download.deluge-torrent.org/source/

去上面这个地址挑自己所需的版本,我就直接搞了个最新版

wget http://download.deluge-torrent.org/source/deluge-1.3.15.tar.gz
tar -xzvf deluge-1.3.15.tar.gz
cd deluge-1.3.15

3.开始编译

python setup.py build
python setup.py install --install-layout=deb
python setup.py clean -a

不出意外到这里应该能编译好了。

4.配置 system 服务

参考:https://dev.deluge-torrent.org/wiki/UserGuide/Service/systemd

这个配置完了就不用手动启动 deluge 了,可以自动启动,方便管理 deluge。

创建文件 /etc/systemd/system/deluged.service ,然后写入以下内容保存退出即可

[Unit]
Description=Deluge Bittorrent Client Daemon
Documentation=man:deluged
After=network-online.target
[Service]
Type=simple
User=root
UMask=007
ExecStart=/usr/bin/deluged -d
ExecStop=/usr/bin/kill /usr/bin/deluged
Restart=on-failure
TimeoutStopSec=300
[Install]
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

创建文件 /etc/systemd/system/deluge-web.service ,然后写入以下内容保存退出即可

[Unit]
Description=Deluge Bittorrent Client Web Interface
Documentation=man:deluge-web
After=network-online.target deluged.service
Wants=deluged.service
[Service]
Type=simple
User=root
UMask=007
ExecStart=/usr/bin/deluge-web -i 127.0.0.01 -p 8112
ExecStop=/usr/bin/kill /usr/bin/deluge-web
Restart=on-failure
[Install]
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

5.启动命令介绍

启动deluged服务和deluge-web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动,可用如下命令

systemctl enable deluged
systemctl enable deluge-web
systemctl start deluged
systemctl start deluge-web

这个systemctl好像是新出的,类似于以前的init.d下的脚本, systemctl stop 是停止 systemctl restart 是重启,后面接服务的名称就行了。

然后访问 http://IP:8112 就可以进入Deluge的WebUI,输入密码后如下图,点击 connect 就可以连接上服务器,开始使用了。默认密码是deluge,第一次登陆进去的时候会要求你改密码,自己改一下就好了。

上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大博客参考来的,主要参考 这篇

以下内容属于个人摸索出来的。

到这里只是安装了最基本的deluge,什么订阅之类的功能都还没有。deluge是一个开源的项目,有很多大佬为它写插件的,我们日常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以下几个,我一个个说下。

插件的下载地址这里先给出,以下为官方给出的地址,这里说下,deluge的插件基本都是基于python的,你需要先去服务器上执行

python -V

来查看python版本,比如我是2.7.9,那就下2.7版的插件。

插件下载地址

https://dev.deluge-torrent.org/wiki/Plugins

官方的插件有些支持在webui上配置使用,有些不支持的,不支持的需要用gtk ui连到服务器上去设置,这里我们稍后再说。主要看上面的下载地址上,有个表格,如果webui打叉叉的,就是不支持在webui上配置使用的。

1.itconfig插件

Itconfig 是 Deluge 的一个插件,可以用于修改一些设置,增快 deluge 的整体速度!这个插件是可以直接在webui配置的。

先去下载页面上把插件下了,是一个.egg结尾的东西。下下来。然后说下安装过程。按照下图的数字点击,点到3的安装的时候选择你下好的那个egg文件,上传,然后就会出现Itconfig这个插件,你把勾勾勾起来,左边就会出来Itconfig

点击Itconfig,就会出来配置页面,这个插件大佬好像都内置参数了,直接按下图选择。

按上图选好,你就去后台重启一下deluge。执行以下命令重启

1systemctl restart deluged

重启以后webui会短暂断开,刷新页面重新连上。就已经开好”鸡血模式”了,至此这个插件就告一段落了。你如果比较牛逼也可以自己调参数。

2.YaRSS2插件

这个是搞订阅的,大家都知道可以用flexget来订阅,我也知道,但是你配置过一次就知道flexget有多难配置了,一个缩进出问题全部gg。当然现在flexget也有webui了。这个以后再说,我就是不想用flexget行不行?

一样的先去下载YaRSS2对应的egg,注意要和自己的python版本对上,然后你可以通过上面装插件的方法在webui上安装这个插件。但是这个插件是不能在webui上工作的,要用gtkui来配置使用。可怜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,上面是gtkui都查了半天。

去这里下载gtkui客户端,点我,里面有很多个你就选deluge-1.3.15-win32-py2.7.exe下好装好.运行。然后你就会发现这玩意就是个deluge的win客户端,根本没有连接远程服务器的地方。需要调整以下这个客户端的启动方式,关闭经典启动。具体操作如下。看图

然后会提示你需要重新启动,你按确定,客户端就关掉了,你再重新运行,就会发现这货变了一个样子。露出另外一副样子。如下:

你那边只有上面那个红色的,按添加,出来一个对话框,主机名填你的服务器ip,用户名,你会发现,你特么webui是不需要用户名的呀,翻官方文档可知,在你服务器的/root下有个隐藏文件夹叫做.config的,进去你可以用winscp进去,也可以直接shell下面执行以下命令

1cat /root/.config/deluge/auth

会看到类似下面的图,已打马赛克,正常来说你只能看到一行

1localclient:bfb16XXXXXXXXXXXXXXXXXXXXX8bc1ff7b:10

这样格式的,解释以下,他是 user:passwd:权限,第一个冒号前面是用户名,第二个冒号前面是密码,第三个数字代表权限,按照官方说法1代表只读,10就是管理员,其他我忘记了,自己翻文档。我这里有2行是因为我昨天做测试自己加了一行。然后你就把user passwd抄到gtkui那个对话框里,端口别去改他,如下

填完了你会发现是红色的,双击,没反应,连不上,这里还有个坑哈哈哈哈哈,去webui上开启远程控制,具体见图

把daemon标签页下面的Allow Remote Connections勾起来,然后你会发现gtk客户端这边依旧无法链接,查看端口开放情况:

1netstat -an|grep LISTEN

你会看到58846只被127.0.0.1监听了,也就是说只能本地连,其他诸如8112端口都是0.0.0.0监听的,我也不知道怎么修复,弄不好就重启,对的你就重启一下客户端:

1systemctl restart deluged

然后就很神奇的,端口开放了,gtkui这边就能连了。连上以后按下图操作:

NAME你就瞎Jb填一个,URL要去PT站生成的,有别的博文写了怎么搞rss链接,这边补展开讲,就是把你的rss地址填到第二个框框里。那个120是订阅的间隔时间,给他改成10分钟。你要更短也行,刷新太频繁就怕PT那边给你返回503就不好了。然后按保存,继续照下图操作:

这个name也是瞎jb填,第二行你就按一下他会出来刚才你加的那个rss源。然后第三行是你要的关键字,第四行是你要排除的关键字。规则看官方文档,在此。有例子,你稍微照着学习一下,匹配结果是实时显示的,就是你写的规则能匹配到什么种子,他下面那个框框里就会把你要的种子打个绿色的勾勾,所以规则写没写对是很容易判断的,我举个例子吧,比如我想过滤出1080p的资源,并且是HDS小组发布的,我就写1080p.*HDS 这样就能过率出了。其他你就自己造吧,规则写好,点页面上的  选项 如下设置

第一行正常来说就是你的下载目录,晚高峰对盒子连接性差,所以没加载出来,第二行是下好了移动到哪里,我没这个需求,所以把第二行清空。第三行按以下那个now,就是我们手动先设定一个时间节点,那个Ignore还是别瞎鸡吧勾,这样订阅的东西早于这个时间的都会被抛弃掉,因为太旧了。只会订阅这个时间之后发布的种子,省的我们狂下那些已经出种的种子,抢不到上行的。然后就save吧。

然后就回到刚才的页面了。右击你的刚才的订阅,如图:

run这个,然后按确定,就ojbk了。

3.AutoRemovePlus

作用自动删除符合设定的种子来释放空间。

这个插件只能在webui上配置,无法在客户端里配置。界面如下:

第一行 Check every: 1 注意数值单位是天。所以我图片里的0.0116,是代表0.0116天,就是1002.24秒,意思就是每16.7分就执行一次。参数怎么来的?根据你刷的情况自己调整出来的。

第二行 0的意思是符合条件的全删了。如果改成100,就是超过100个种子,他才会执行删除的任务,比如你硬盘已经即将塞满,但是种子数量只有99个,他还是不会去执行的。

其他比较简单的我就不一一解释了。具体看官方给的说明,点 这里

目前这台机器刷chd已经刷了87T了,期间我完全没有去搭理他,丢那里全自动订阅+删除的。

这垃圾arm服务器,还行。4t硬盘,500M网速。一个月9刀,这速度还行。这个arm服务器的坑下次再说吧,只能说,鬼佬还是很坏的。

LNMP环境包安装IONCUBE教程

ioncube是业内优秀的php加密解密解决方案。和zend guard相比,ioncube具有如下优势:

1. 安全:zend guard的版本不是非常安全,网络上有破解使用zend,下面我们来看IonCube安装方法吧。

这两天安装whmcs的时候,出现了
requires the ionCube PHP Loader ioncube_loader_lin_5.4.so to be installed by the site administrator.
上面说的是没有安装ionCube,所以我们先来安装一下ionCube。
查看系统
uname -a
这里主要是查看一下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的,不然安装了也是没有用的。
下载ionCube
进入:http://www.ioncube.com/loaders.php ,根据你的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下载适当的软件包。
32位ionCube
cd /usr/local
wget http://downloads3.ioncube.com/loader_downloads/ioncube_loaders_lin_x86.tar.gz
tar zxvf ioncube_loaders_lin_x86.tar.gz
64位ionCube
cd /usr/local
wget http://downloads3.ioncube.com/loader_downloads/ioncube_loaders_lin_x86-64.tar.gz
tar zxvf ioncube_loaders_lin_x86-64.tar.gz
配置ionCube
修改php.ini 在文件尾部添加以下代码: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php的版本号.so”
列如
PHP5.1
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1.so”
PHP5.2
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2.so”
PHP5.3
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3.so”
PHP5.4
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4.so”
PHP5.5
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5.so”
PHP5.6
[ionCube Loader]
zend_extension=”/usr/local/ioncube/ioncube_loader_lin_5.6.so”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:如果有安装Zend Optimizer,安装ionCube会和Zend Optimizer可能发生冲突,须将Zend Optimizer的代码放在ionCube的后面。
验证ionCube
现在我们需要重启Apache2/php5-fpm(nginx)完成载入模块
重启WEB服务器
service apache2 restart
service php5-fpm restart
重启完毕后,可以使用phpinfo来验证。或者直接建立一个PHP文件,内容如下:

<?php
echo var_export(extension_loaded(‘ionCube Loader’) ,true);
名字就随便起了,打开结果为“true”就说明开启成功了。

利用ssh传输文件

在linux下一般用scp这个命令来通过ssh传输文件。

1、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
scp -P 22 username@servername:/path/filename /var/www/local_dir(本地目录)

 例如scp root@192.168.0.101:/var/www/test.txt  把192.168.0.101上的/var/www/test.txt 的文件下载到/var/www/local_dir(本地目录)

2、上传本地文件到服务器
scp /path/filename username@servername:/path   

例如scp /var/www/test.php  root@192.168.0.101:/var/www/  把本机/var/www/目录下的test.php文件上传到192.168.0.101这台服务器上的/var/www/目录中

3、从服务器下载整个目录
scp -r username@servername:/var/www/remote_dir/(远程目录) /var/www/local_dir(本地目录)

例如:scp -r root@192.168.0.101:/var/www/test  /var/www/  

4、上传目录到服务器
scp  -r local_dir username@servername:remote_dir
例如:scp -r test  root@192.168.0.101:/var/www/   把当前目录下的test目录上传到服务器的/var/www/ 目录